創捷前瞻董座專訪-沈振來:工業手機 台廠新機會
- 2020-12-07
- 經濟日報 謝艾莉/台北
人工智慧物聯網新創公司創捷前瞻科技(iMotion Group)董事長沈振來表示,人工智慧(AI)世代來臨,商機百花齊放,台灣在應用端利基大;此外,5G、AI使得物聯網(IoT)更加蓬勃發展,物聯網產業形成少量多樣、專案模式等兩大趨勢,也是台灣企業的機會。
沈振來指出,現階段手機已達到互聯的階段,且手機出貨量是筆電的十倍,隨著物聯網產業日益發達,扮演人機溝通介面的工業手機需求可望也有十倍增長的空間,是台廠的另一新機會。
沈振來是華碩(2357)前執行長,2018年他離開華碩,創立人工智慧物聯網新創公司創捷前瞻科技,他以過去在華碩的經驗,觀察到科技產業的變化,從工業電腦(IPC)領域新起爐灶,打造IPC應用的創新舞台。
開闢產業藍海 鎖定安卓領域
台灣IPC產業地位居全球第一,產品單價高、毛利率優,且產業特性不受紅色鏈威脅。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指出,2019年台灣工業電腦產業產值約2,331億元,年增率8.8%。
創捷前瞻由華碩、華威國際創投與沈振來投資,沈振來之外的最大股東是華碩,其次則為華威國際創投。
沈振來創辦創捷前瞻之後,再成立行動工業電腦子公司創威智聯。在台灣IPC業者普遍把手持式IPC重心以Windows平台作為發展軸心的當下,創捷前瞻選擇業界仍不太擅長的Android Mobile作為起點,鎖定智慧零售、物流、倉儲管理、製造業、現場服務業等生意。
經過約兩年努力,創捷前瞻已贏得台灣零售龍頭統一超商及電商平台PChome訂單,近期歐洲平價超市巨頭Aldi(奧樂齊)也成為其客戶,在零售通路及倉儲物流業逐漸打下基礎。
沈振來對公司未來發展野心勃勃。他指出,2021年營收目標將達10億元,2022年挑戰15億元,並以首次公開發行(IPO)為中期目標。以下為專訪紀要:
問:如何看AI產業發展?
答:目前看來,台灣幾乎每家科技廠都要發展AI,也積極在布局。我認為,AI主要的核心技術會在美國發展,台灣則是強攻應用。
技術的發展不是一下子就跳到AI,而是先從現在的物聯網逐漸發展到區塊鏈,再進一步走到AI世界。
我觀察到物聯網有兩大趨勢。第一,不僅是少量多樣,且幾乎是台灣企業的天下。第二,均為專案模式,產業更是劃分相當多領域,如醫院、物流、零售等。
未來的人類生活將從「人人互聯」,進化到「人物互聯」及「物物互聯」的時代。傳統的PC和手機完成了 「人人互聯」的目標,但要作到「人物互聯」及「物物互聯」,最直接且最有效的方式,即是借助能夠為萬物產生資料的IPC。
現階段手機已達到互聯階段,且手機出貨量是筆電的十倍,我認為,未來在物聯網時代,對於工業手機的需求可望也有十倍的增長。
產品美觀實用 獲得大獎肯定
問:如何看Android手持式工業手機市場?
答:目前台灣工業電腦多數在手持式領域仍著重在微軟作業系統,Android平台琢磨不多。我認為,Android平台之下,不僅完成度較高,且也有高通、Google的支援,雖然Android手機開發難度較高,但我過去在華碩累積了相當多Android手機的底子。
過去IPC產業的產品多數只重視實用性,但不重視美學,但我們相信追求美是人的天性,手機外觀一定要兼具美型與耐用,這也是創捷前瞻一直堅持的原則。
抱持這樣的理念,我們以成立僅一年的新創之姿,首款產品「TC601強固型手持行動電腦」,在2020德國紅點設計大獎(Red Dot Design Award),獲得紅點設計大獎的肯定。
我們特別之處就是在Android領域,微軟的東西雖然不錯,市占率現在也有八成,但微軟平台的產品每年衰退1%,正在萎縮。至於Android,目前要先克服相容性的問題。專心把一件事做完,在Android做得很專精,一個平台做很多系列。且照華碩創辦人之一、現為副董事長徐世昌跟我說,Mobile更是IPC事業的核心。
問:創捷前瞻營運目標?
答:我們走OBM(自有品牌生產)的路線。目前在市場上,美國工業手持式品牌斑馬牌(Zebra)擁有高市占,期許創捷前瞻成為亞洲的Zebra,為亞洲的Mobile IPC霸主。
善用兩力兩氣 創造優勢
問:今年你出任老牌工業電腦瑞傳董事,未來雙方如何合作?
答:我們與瑞傳合作關係較為廣泛,第一合作的是生產,再來是通路端的合作,第三到服務等,都有機會合作。我也在今年擔任另一家工業電腦廠振樺電董事,振樺電POS(銷售時點情報系統)多數是微軟的產品,我能在Android方面施力。
問:目前公司產品開發進度與員工人數?
答:自己創業成立公司後,我發現要為公司抓住核心能力方向相當重要。我們開發一個手持式產品、花了一年、相當十至12個月的時間,過去在華碩開發手機最快六個月。在開始轉入用工業電腦的刻度來開發新產品後,我們開發一個平台、專攻少量多樣,把產品出貨量從數萬台拉到10多萬台,這樣MOQ(最少下單數量)比較好出力。
自己創業後,我也發現一些困難,如相機模組、電池等零組件採購過程一度叫不到料,我們就只好多花一點錢去買、或是自己改規格,總之,不是花錢就是花人力與時間。這個當中很難拿捏,最後我們選擇多花一點錢,盡量讓產品如期推出。
我們也內化出「採購六化」守則,第一要標準化、第二要數位化、第三是模組化、第四為單一廠商化,第五是同業化,第六為策略化。
目前公司員工共103人,當中RD(研發)就占了一半。我認為,創業第一要素是技術領先,凸顯出差異化。我們也在思考可以讓手持式設備開發機構件,例如加上鍵盤或是加上軟體新應用,用創新把設備變小變巧。
華碩(2357)董事長施崇棠以前會把光環一半留給我,我現在創業了,在這邊一樣,就把光環給下一個年輕人、讓年輕人有舞台,期待明年較為成型,後年更有機會。
問:公司的品牌願景?
答:創業是我人生舞台的跳躍,從大公司的CEO到小公司的創業家。創業家需要具備「兩力 (能力和努力)及兩氣(勇氣和運氣)」,並要有將「小」化為「巧」的決心,亦即將小公司化為巧公司、巧技術及巧資源。
帶領團隊…最重視向心力
回顧將近兩年的創業歷程,沈振來直言,創業還是有創業難度,我、團隊的心態都改了,「創業沒這麼簡單」。在創業之初,華碩(2357)董事長施崇棠送給他明朝萬曆年間著名的改革家張居正名言「天下之事,慮之貴詳、行之貴力、謀在於眾、斷在於獨」這句話,沈振來也把這句話當作創業的座右銘。
沈振來說,這席張居正名言,是施崇棠在董事會中給他這段鼓勵的話,讓他深深感同身受,尤其是在「謀在於眾」這句。
雖然卸下華碩執行長一職,不過走進iMotion位於松山車站大樓的辦公室,沈振來桌上仍使用著華碩的電腦。沈振來指出,過去在華碩,要有百億元營收很輕鬆,但是現在在創業公司營收衝到10億元就很困難,雖然營收差很多,但自己比較務實。他說,創業難在向心力,第二是要讓員工們有信心、讓大家有信念。
現在沈振來每天快走一個小時運動,周日放假之餘更是投入於聲樂,甚至聘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男高音教授親自指導,已經練聲樂二、三年的沈振來,可以用流利的義大利文、西班牙文唱聲樂。他說,聲樂可以說是一種氣功,唱歌的氣流可以衝開橫隔膜,是有節奏的體內按摩。
他自嘲的說,自己是理工科背景,雖然太太是音樂老師、小孩也是學音樂,但是自己其實第一年唱聲樂時「都不知道在唱什麼」,練到後來是每季逐漸進步。
創業之餘,沈振來也積極投入偏鄉教育,尤其偏鄉的孩子親職、學習、課後生活等各項資源都短少,因此他希望可以幫助自己母校、台南東山區東原國小的小朋友們,激勵學弟學妹專心學習。
原文網址: